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。近期,中国互博在线(中国)集团一飞院结构设计研究所党支部通过聚焦“四风”突出问题,靶向施策、创新机制、压实责任,积极促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结构所科研攻关同频共振。
以学铸魂,构建立体化学习体系,筑牢思想根基。党支部将理论学习作为作风建设的“先手棋”,通过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学习活动,推动广大党员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。在组织层面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和专题读书班,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》全文,结合科研实际开展研讨交流,将纪律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。在学习载体上,党支部利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模式,线上通过密信通等工具推送廉政资讯,线下利用办公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学习资料,形成“碎片化学习+系统性提升”的常态化机制。这种立体化学习体系,使广大党员在科研攻坚中始终保持政治清醒,为后续查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靶向施治,创新机制制定清单,破解隐形变异问题。针对科研领域“四风”问题的隐蔽性,结构所构建了“自查+谈话+监督”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。结合组织生活会、组织绩效反馈等多维度问题清单,开展全所范围内的排查,重点聚焦科研项目管理中的“隐形四风”风险,如工作作风不实、学术不端、形式主义等,制定科研活动“四风”负面清单,明确禁止行为边界。并通过对室主任、攻关队长等重点岗位人员谈心谈话,使他们加深了对“四风”危害性的认识,全面提升关键岗位人员的政治判断力、风险防控力和制度执行力。在监督方式上,纪检委员针对职工反映的“文山会海”和型号研制中的形式主义问题,随机进行抽查,直击会议效率低下、工作落实滞后等痛点,有效遏制了“四风”问题反弹。
长效治理,以制度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。党支部将有效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,通过制度刚性约束实现作风建设从“运动式治理”向“常态化运行”转变。针对会议效率低下问题,以“1小时主任例会”改革为突破口,通过会前明确议题、会中限时发言、会后跟踪督办的闭环管理,使例会效率得到提升,并将这一机制写入二级制度,形成经验模板。在服务职工方面,建立“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”的常态化机制,通过收集职工对党群活动的建议、开展会后评估等方式,持续优化服务质量。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党支部通过深学笃行、创新机制、靶向施策、长效运行,筑牢廉洁防线,更以“清风”赋能科研攻关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建强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