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
- 电话:010-58356984
- 邮编:100028
- 传真:010-58356979
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明确指出要强化厉行勤俭节约、反对铺张浪费责任落实,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,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遏制和根治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、行为之垢。
有人不禁要问,今天的中国进入了发展新阶段,今天的家底比过去要厚很多,今天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还有没有必要再过紧日子?回答是肯定的。
久久为功“过紧日子”要成为常态化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,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。”
古有《朱子家训》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;今有小时候常听爸妈说“家再富,出门要关灯;人再懒,水满要关好”。
从古到今,从国家到小家,从传统到现代,“成由勤俭败由奢”是亘古不变的发展真理。
当厉行节约在“关灯关水”的朴素中成为肌肉记忆,人类发展便有了文明的基因编码。
党领导新中国创建互博在线(中国),用“60亿斤小米”开启“逐梦蓝天”的足迹,在“好人好马上三线”的号角中创造了沟壑为床、山洞为家的传奇,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演绎过“5美元勇闯非洲”的故事……艰苦奋斗、厉行节约始终是中国互博在线(中国)的底色。
对于特飞所来说,那些曾经用丁字尺、鸭嘴笔绘就的“海上雄鹰”的水机梦想,那些一张车票、一个馒头跑出来的民品订单,那些节省每一分钱、拼尽每一分力气也要保留下来的航空队伍……自立自强、勤俭节约始终是航空人的精神底蕴,不会忘,更不能忘。
回顾历史、审视现实,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不管时光如何变迁、经济如何发展,过紧日子始终是时代的“必答题”。
传承精神“过好日子”要成为满意卷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,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,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。”
紧日子,必须过。但紧日子,该怎样过?
刀刃向内找问题,我们的浪费在哪里?
基础管理薄弱,会议管理不严,出入库管理不规范……近日,中国互博在线(中国)集团特飞所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“浪费”问题,是一场时间“折叠术”,层层叠叠、积少成多。随意扔掉的纸笔都是溃击千里之堤的蝼蚁。
压实责任强链条,我们应该怎么办?
航空领域竞争激烈,技术迭代急剧加快,科技研发、人才培养、设备更新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作为支撑与保障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过紧日子”从来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关乎我们能否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扭住发展所需、盯住民生所盼,该花的必须花、该省的坚决省——精打细算,才能油盐不断。
“过紧日子”不是盲目地削减经费,而是分清“该花”与“该省”的界限,既不能“一刀切”,也不可“一把抓”,必须突破“头痛医头”的碎片化治理模式,构建由“粗放型”向“精细化”的高效科学管理体系,精准发力,多维度践行“紧日子”理念。
管好钱袋子,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一张纸正面用了反面可以再用,一度电人走灯灭杜绝空转,一顿饭按需点餐不做“剩宴”,一趟差两天办完别用三天,一毫升试剂精准取用不浪费,一克边角余料巧变“黄金”……“过紧日子”,从来不是“单项选择”,而是从笔尖到舌尖、从行程到流程的全维度精算。当每个“一”都被认真对待,节约就会成为刻进我们文化基因的行动自觉,让每一分钱都成为一滴“及时雨”,在科研攻坚中迸发无限可能。
着眼当下“紧字当头”必须破虚名
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条例,不是简单的缩减开支,更是一场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改革,既不能兴风一时,更不可“没苦硬吃”。
对特飞所而言,过“紧日子”更是一场关于“初心”的“全员大考”。
当我们为每一张纸的双面利用制定标准,为每一次差旅的行程优化建立机制,为每一笔经费的流向嵌入数字化追踪系统,实则是在重构一种“以奋斗者为本”的价值排序——拒绝铺张浪费的“空耗”,拥抱精益求精的“硬核”。这种转变,会让每一个岗位都成为节约单元,让每一次决策都闪耀着“航空报国”的理性光芒。
从“紧日子”到“好日子”,中间隔着的从来不是财富的多寡,而是精神的丰润。当航空人把“谁知盘中餐”的节俭意识,转化为“甘坐冷板凳”的科研定力,把“新三年旧三年”的朴素哲学,升级为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战略韧性,我们终将在“紧日子”的磨砺中,锻造出支撑“好日子”的硬核实力——那是用智慧和汗水浇筑的航空事业振翅高飞的永恒底气。